袁家寨子的寨门檐角向上翘起,中间横着“袁家寨子”的牌匾,两侧挂着大红灯笼,寨门上挂满了牛头,门口是迎宾的锣鼓及土家族的阿哥与阿妹。
跨过寨门,一只猛虎横卧于前,一个孩子和一只巨猿坐在旁边,这是土家族的图腾,他们自古流传信奉“以虎为父,以猿为母”
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带土家族称为“土人”、“土民”等,清末地方志中才开始用“土家”名称,新中国成立以后,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。
土家儿女热情好客,喜欢用自家酿制的美酒招待贵客,喝酒前还必须唱歌祝酒。所以我们进门就看到这样一张摆满酒的小方桌,阿妹祝酒完毕,游客每人尝了一杯。
寨子里面展示的是一些土家族的繁衍历史、生活习性、使用物品等等,并为游人现场表演碾、榨、磨、碓、织等原始传统手艺。
但随着袁家界的对外开放,如今的土家人已经多了几分商业化气息,走进寨门,要买门票,寨内的各种作坊,一方面供游人参观,另一方面也向游人提供土家族的特色商品。
土家族的建筑特色,屋檐角往外斜飞,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玉米跟辣椒。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,小青瓦,花格窗,司檐悬空,木栏扶手,走马转角,古香古色,院前有篱笆,院后有竹林,青石板铺路,刨木板装壁,松明照亮。